浙江大学海纳百川BBS论坛

浙江大学bbs,浙江大学论坛,浙大bbs,海纳百川,海纳百川论坛,浙大论坛,海纳百川论坛bbs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aston (流连), 信区: Life_Quotation
标  题: 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发信站: 浙江大学海纳百川站 (Sat Apr 19 19:46:18 2003), 转信


谈如何把科大建成一流大学

朱清时


各位同学:
    看到今天这么多同学来听报告,我很感动,这说明大家对科大的发展都很
 关心。为了今天的报告会,昨天下午我花了两个小时去看BBS。大家在BBS上说,
 不知道校长看不看BBS。现在告诉大家,我经常看BBS;我都是用USTC guest
 进去看,所以大家可能很少注意我的名字出现在BBS上。但是我知道现在BBS上
 有几个热点。首先,对科大是不是甘当第三的争论很多,而且有好多人认为科
 大在往后退,所以,我今天讲话的主题,就是科大如何实事求是地计划自己,
 以便成为一所一流大学。这个一流大学不只是国内一流,因为目前在国内我们
 应该说已经是一流。这一点毫无疑问,我想这是全国公认的。那么,我想说的
 一流,是国际上公认的一流。是不是能做到,为什么能做到,怎么去做,就是
 我今天要讲的主题。

    今天的会,也是我们争取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努力,因为任何一所世界一
 流大学都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学生,还有老师
 和学校的干部,这三部分同样重要。但是学生要通过毕业之后在工作上的表现
 为学校赢得荣誉,学生可以说是学校供给社会的产品。一个学校是不是一流,
 最重要的标志实际上不是它发表多少篇论文,也不是他得了多少奖,最重要的
 是他的学生在社会上有多大的威望,比如我们大家一提谁是哈佛毕业的,就油
 然而生一种崇敬之情,大家知道哈佛毕业的学生一定不错。现在在国外,很多
 学生一说起科大的,也有这样的感觉。当然,还比不上哈佛。因此,就这一点
 来说,学校办得好不好,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其中最重要,最需要关注的方
 面就是学生。

    科大代表团访美情况

   我们是应麻省理工学院校长的邀请去访问的。我1979年到美国后,在麻省
 理工学院工作了几年,在工作后期,他们就聘我做博士后。所以麻省理工学院
 一直把我当作校友,我每次到美国也前去访问。这次他们知道我们准备去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校长首先邀请,所以我们首先访问了麻省理工学院。我们是18号
 晚上到的,19号下午校长就会见了我们代表团。麻省理工学院、哈佛、斯坦福
 这三所学校每个月世界各地有一百二三十个大学
 代表团到他们那儿访问,所以他们的校长不是轻易会见来访的代表团。这次我
 们在斯坦福时,就有国内另外一所大学的校长、书记访问,结果一位校长都没
 有见到。而斯坦福的校长与我们座谈了一个小时。这是因为在这些校长的头脑
 中,科大是一个很特殊的学校。
 麻省理工学院校长在跟我们座谈时就表示他们对科大很了解,因为科大有很多
 学生在他们那里读研究生,还有留校工作的。大家可能知道我们有个校友叫文
 小刚,77年毕业,考CASPEA出去的,现在麻省理工学院当正教授,这是不多见
 的,很有名气。在那儿,科大的教师、学生都很多,至少我知道,象物理化学
 专业,他们的化学系在招生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科大的申请人。由于科大的
 学生在麻省理工学院无论学习,还是工作,都给他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这次,
 麻省理工学院的校长很愿意跟科大建立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准备派一个高级
 代表团到中国来访问。能够跟科大建立起联系,他们认为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光
 荣。他们校长对我说,你们有12亿人口,科大在各种数据上排名第三,这是一
 所了不起的学校。美国只有2亿人口,麻省理工学院去年排名第三。当然这是不
 可比的,但是他们就是这样认为的。在麻省理工学院的访问收获很大,他们把
 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等材料送给了我们,人 事制 度方面怎么聘教授、怎么考核
 教授材料也送给了我们。我们要花时间来研究,结合中国的国情,做好工作。

 在美期间,我们访问了哈佛大学,之后就是康乃尔大学。康乃尔值得好好
 说一下。康乃尔在一个小城市,叫伊萨卡,从波士顿到那儿要开7个小时的车,
 小城只有4万人口,其中大部分是康乃尔的教职员工和学生,他们的偏僻程度,
 比我们科大更甚。我们在合肥已经很偏僻了,但是比起他们来,我们的交通已
 经很现代化了。在康乃尔我们签了两个协议。我们请教了校长诺林斯博士,问
 他:科大在合肥,不在北京、上海,不在大城市,很多同学认为科大建设一流
 大学没有多大希望。我们想了解一下康乃尔大学在一个地理位置比科大更偏僻
 的地方,怎么坚持办一流大学。校长回答得相当好,他说,地理位置不好,确
 实给学校带来一些影响,主要影响在于你要想请一个有名的教授来任职的话,
 他的配偶的工作很难找,因为那里除了学校之外没有其他的公司,没有其他的
 职业。但是,他说我们并不要求教授终生都呆在这个地方,你只要把大学办成
 一种气氛很浓烈的地方,让很多人认为在这个地方最适合中青年人发展,那么
 就会有很多人来,来以后他们会工作一段时间,可能后来这些人大部分都走了,
 但是不断有中青年人补充进来,动态平衡,康乃尔人才就不缺了。他说,关键
 要把大学办成让年轻人觉得在这儿机会很多,在这儿学术上取得成就很容易,
 在这儿晋升职称不难,在这儿一个人的发展有很多人关心,就有很多很优秀的
 中青年人愿意来了。另外,康乃尔建校后有着很好的声誉,凡是在康乃尔工作
 过的人,他的履历表中记载着他曾在康乃尔当过讲师、副教授、教授,今后无
 论到哪里都是一个闪光点,这样自然就有许多中青年教师愿意到这儿来成长一
 段时间。他的话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我们中国习惯于用一个人,就希望这个
 人一辈子在这里,别走了。这种想法实际上既不必要也不现实,我们在加州理
 工学院访问的时候,校长对我说,美国的大学教师平均一生要换3到4次工作地
 方,这样便于一个人找准位置,也防止教职工思想死板、沉淀,有利于个人位
 置的优化和教职工队伍的优化。我想,我们的国家在走向现代化,尤其是大学
 在创建一流的过程中,应该慢慢树立起这种思想观念。总之,康乃尔大学的访
 问使我们增强了信心,科大在合肥,地理位置比伊萨卡好多了,他们能做到的
 我们也能做到。康乃尔之后,我们访问了普渡大学。普渡不仅是一流大学,也
 是一所政府办的大学。我们不仅考察私立大学,也要考察政府大学是怎么办的。
 普渡之后是诺特丹大学,这是一所天主教教会办的大学,也是美国的一所一流
 大学。去年公布的美国前50多所大学排名,它排名第19,它的名次总在18、19
 名上徘徊。这所大学的特点就是它是教会的,经费很多,地理位置也很偏僻,
 他们是如何办成一流的?在诺特丹之后,我们又访问了威斯康星(麦迪逊)大
 学,这个大学的学生人数是我们访问的大学中最多的,它有几万名学生。对这
 个学校,我们最想了解的是这么多学生的大学——它也是政府办的——它怎么
 保持教学、科研、人才一流的。因为时间关系,这些大学就不一一介绍,下面
 只着重介绍加州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

 南加州大学是一座完全私立的大学,校长告诉我们,他们没有从政府得到
 一分钱的教育经费,他们的钱都来自学费、捐赠和校产利息。访问加州理工学
 院之后,我们访问了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这所学校20年前在美国可能只排
 到二流,现在,它的地位已经大大提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最后我
 们去访问伯克利和斯坦福。但是我们从洛杉矶乘飞机到伯克利那天,据说是天
 气原因,飞机晚点了8个小时,到旧金山时已经错过了与他们校长会面的时间。
 所以,第二天,我们没有去伯克利访问,而是直接去硅谷访问了斯坦福大学。
 下面我简略地介绍一下访问加州理工学院和斯坦福的情况。
    加州理工学院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参考、学习的学校,这所学校校龄不长,
 它在1896年建校时只是一所社区学院。这所学校是由一个有钱人捐赠盖起来的,
 是为当地居民提供素质教育服务和就业训练的。1919年来了一个著名的天文学
 家,名叫霍尔,霍尔在威尔逊山建立一个天文台,学校聘请他做董事会成员,
 董事会其他人都是有钱人,就他是一个科学家,懂教育。霍尔这个人非常有主
 见,他主张要把学校变成一个高科技的学院,他请当时在任的麻省理工学院的
 校长、物理化学家诺易斯每年到学校访问两三个月,做客座教授。对于在东北
 地区生活的人,一年能有两三个月到充满阳光的加州工作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所以诺易斯很意做客座教授。霍尔还邀请了密西根大学的密立根教授——大家
 可能知道,他测出了电子质量获得诺贝尔奖——做兼职的客座教授。密立根所
 住的地方比诺易斯所在的波士顿还冷,他当然也希望每年有一段时间到加州温
 暖的阳光下工作。诺易斯和密立根做了差不多10年的客座教授,两人与霍尔志
 同道合,最后被他的精神所感动,最后决定调到那地方去了。大家想一想,他
 能把麻省理工学院的前校长和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调到那儿,花了10年时间。当
 然,资料上没能告诉我们他付出了什么代价,比如说提供了多少的工资等等,
 但是总之霍尔把他们吸引去了。霍尔请密立根当校长,自己什么职位都不要,
 但是密立根坚决不干,就担任了“校务委员会主 席”,校务委 员会就他们3人,
 因此这个主 席实质上就是校长。密立根一当就是18年。这期间,他们3人齐心
 合力,把加州理工学院办成一个规模很小,水平很高的,始终瞄准科学技术前
 沿的一所学校。我们去访问时,他们的校长是戴维·巴尔的摩,他在38岁时就
 获得了诺贝尔奖。我们对加州理工的访问很有意思,是由南加州大学协调的,
 开始联系时,加州理工说校长不在,由副校长见我们;后来科大的校友找到巴
 尔的摩,他只同意在实验室见我一人;当我们到达洛杉矶时又得到通知,巴尔
 的摩愿意会见我们整个代表团。

 后来我们知道了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他们对科大较高的评价。据校友介绍,
 在加州理工大学有50多位科大校友,读研、工作的都有,北大在那儿有40多人,
 清华有70多人,加州理工目前只认中国的这3所学校。不久前加州理工的校方对
 我们3所学校的学生做了一下评估,结果科大学生质量最好。因为加州理工就性
 质、课程与科大很相似,加州理工的课程中数理课特别多,数学课特别多,所
 有的专业都要上相同的数学课,就是因为数理基础打得好,所以能够在其他高
 科技领域领先,科大学生到加州理工后可以学得很好。由于加州理工对科大的
 评价较好,巴尔的摩校长觉得花一个小时与我们会谈值得。座谈时,我们的提
 问很集中,就是加州理工学院怎样在教学、科研、师资和人才方面建成和保持
 世界一流的。因为去年他们的排名是全美第一,当然也就是世界第一了。巴尔
 的摩校长的回答很值得我们国内当大学校长的人想想,他说,一个学校要办成
 一流,最关键的就在于学校的领导人。如果一个学校的领导人都不知道什么是
 一流的话,那么就很难把这个学校办好。他首先举了刚才已讲的霍尔的例子。
 为什么不愿将加州理工办成一所大型学校呢?巴尔的摩校长解释说,就象生物
 多样性一样,大学应该有多种多样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学校各有特点,很难说
 谁好谁不好。最重要的是在自己类型之中保持特色,出类拔萃,那么你就不难
 成为一流。最糟糕的就是几年、十几年换一个方向,或者换一个校长就换一种
 做法,那么什么特色都形成不了。所以,加州理工学院的每一位校长,都要向
 董事会保证遵守学校的传统,就是要把加州理工学院办成一个小但是水平非常
 高的学校。加州理工学院这么小,仅有2000名学生,只有专业不设系,就6个教
 学部,怎么保证大学生能够跟上学科交叉的潮流,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巴尔的
 摩的回答与我们恰好相反,他认为小型是保持学科交叉的最好方式。为什么呢?
 因为学校小,教师只有300来人,每个领域真正带头的教授也就几十个,每次宴
 会或开会大家很容易见面,坐在一起交谈很方便,所以学科就很容易交叉。他
 的回答确实出乎我们很多人的意料之外。他们认为有些学校很大,大到他们的
 一个系就比加州理工学院还大,这样的系与系之间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
 相往来”。这个你看起来很大以为可以交叉综合,其实不然,不方便反而交叉
 不起来。加州理工学院虽小,反而很容易学科交叉,更容易注重质量。我想,
 这是我们访 美所听到的最受启发的言论之一。斯坦福大学与加州理工正相反,
 它很大有几万人,而且他的每一个系都很大,又每一个系都归属每一个学院,
 学科很综合,那么斯坦福大学就完全用另一种模式来运行了,这里就不多介绍
 了。

 多次介绍加州理工,是因为我们学校有很多方面和他类似:第一,加州理
 工学院首先是一个研究机构,做一流的科研项目。他们的喷气推动实验室,也
 就是钱学森工作过的实验室,是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主要基地,美国导弹、火箭、
 卫星最初的基础研究都在那里。又用这些科研机构来培养第一流人才,成为很
 好的教育机构。加州理工学院的学生创造力都很强,他们都是在研究机构中培
 养出来的。第二,加州理工学院的规模小。我们学校现在的规模比他大,但大
 不了多少,我们一直希望保持规模适中,这和加州理工学院是相似的。第三,
 加州理工学院坚持数学、热力学、牛顿力学、电磁学等最基础的课程。巴尔的
 摩校长告诉我们,加州理工学院教学不用VCD、电脑多媒体这些东西。他们就
 用最原始的方式,就是教授写黑板。他们说最传统方式,实际上是效果最好的
 方式。当然这也不一定。最主要的是加州理工学院把全美最聪明的学生都集中
 到他那里去了,对于这些学生,无论传统方法还是现代化手段都能教好。


 (不完整)

--
今日我酒意未消,
明天不再酩酊大醉;
今日再饮一杯酒,
明天开始新生涯。

※ 来源:·浙江大学海纳百川站 bbs.zju.edu.cn·[FROM: aston]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szuonline.cn 今天是 2024/03/29
深大在线 荔园在线 荔园晨风 荔园晨风BBS 荔园晨风bbs站 深大bbs 深圳大学bbs 深圳大学论坛 深圳大学内部网 szu bbs 荔园晨风地址 荔园晨风校外地址 荔园晨风登陆地址 荔园晨风登录地址 荔园晨风怎么登录 荔园晨风怎么登陆 深圳大学荔园晨风 荔园晨风登录不了吗 深大荔园晨风关了吗 荔园晨风官网 荔园晨风无法校外登陆 荔园晨风bbs登录不了 梨园晨风
Human felicity is produced not so much by great pieces of good fortune that seldom happen, as by little advantages that occur every day.